申论写作中,辩证分析是体现思维深度的重要方式,但稍不注意就可能沦为“骑墙派” 论述,让人难以把握核心观点。豫江公考为你梳理实用方法,让辩证分析既全面又有明确立场。
辩证分析的前提是有清晰的核心立场。面对题目中的矛盾关系,需先明确自己的主要观点,再围绕这一主线展开论述。比如讨论“技术发展与就业稳定” 的关系时,若核心立场是 “技术发展最终会促进就业质量提升”,就要在分析技术可能带来短期失业问题的同时,重点阐述技术如何通过催生新产业、提升生产效率创造更多高质量岗位。
核心立场的确立需结合题目要求和现实逻辑,避免模棱两可。在论述中,可通过开篇点明主旨、结尾重申观点的方式,让读者清晰感知论述的主线,防止因过度强调两面性而模糊立场。
辩证分析不是对矛盾双方平均用力,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区分主次。在分析问题时,需判断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,将笔墨集中在对核心问题起决定作用的一方。例如探讨“传统文化保护与创新” 时,保护是基础,创新是发展手段,论述中应先强调保护的重要性,再说明如何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合理创新,避免因两者并重而显得立场摇摆。
把握主次关系还需注意论述的详略分配。对主要方面要深入分析,结合具体场景阐述其作用和意义;对次要方面只需简要提及,说明其存在的合理性及与主要方面的关联,让论述既有辩证色彩又有重点倾斜。
避免“骑墙派” 论述,关键在于强化论证逻辑,让观点之间形成环环相扣的闭环。在分析矛盾双方时,要说明两者的内在联系和转化条件,而非简单罗列各自的优缺点。比如分析 “严格管理与灵活施策” 的关系时,可阐述严格管理是灵活施策的基础,灵活施策是严格管理的补充,在具体工作中需根据实际情况动态调整,既坚守原则底线,又保留适度弹性。
论证过程中,可通过“提出观点 — 分析原因 — 举例佐证 — 总结升华” 的逻辑链条,让每个观点都有扎实的支撑。同时,注意使用明确的过渡语句,体现矛盾双方的主次、先后或因果关系,使论述条理清晰,立场鲜明。
辩证分析的关键是在全面看待问题的同时保持明确立场。通过明确核心立场、把握主次关系、强化论证逻辑,既能体现思维的辩证性,又能避免沦为“骑墙派”。豫江公考助力考生掌握辩证分析的精髓,在申论写作中展现清晰的观点和严谨的逻辑,在考试中取得理想成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