混合平均数问题有哪些快速解题突破口?

豫江公考
2025-07-21

混合平均数问题有哪些快速解题突破口?河南省考行测数量关系混合平均数问题因涉及多个数据的融合计算,常让考生感到棘手。其实这类题目有固定的解题逻辑,豫江公考结合考情为大家梳理实用方法。


一、从概念本质拆解:明确“整体与部分” 关系


混合平均数的核心是“整体平均数介于各部分平均数之间”。比如已知甲群体平均数为 80,乙群体平均数为 90,那么两者混合后的整体平均数一定在 80 到 90 之间。解题时先确定各部分的平均数和数量占比,通过 “部分平均数→整体范围→精确计算” 的步骤推进。例如行测真题中 “两个班级的平均分分别为 75 和 85,总人数相同”,可直接判断整体平均分是(75+85)÷2=80;若人数不同,则整体平均数更靠近人数多的那个部分的平均数,这一特性能帮助快速锁定答案范围。


二、用十字交叉法简化:建立“数量与差值” 关联


十字交叉法是解决混合平均数的高效工具,适用于已知部分平均数和整体平均数,求数量比的场景。例如“一班平均分 80,二班平均分 70,两个班整体平均分 76”,用十字交叉法时,先列出部分与整体的差值:80-76=4,76-70=6,此时两个班级的人数比与差值成反比,即 6:4=3:2。这种方法无需复杂计算,通过差值比直接得到数量关系,尤其适合河南省考中时间紧张的答题场景。使用时注意对齐数据,确保差值计算方向一致。


三、结合选项特征判断:利用“偏向性” 排除干扰


混合平均数的结果具有“偏向人数多的部分” 的特性,可结合选项快速排除错误答案。比如题目中 “男生平均分 85,女生平均分 75,男生人数比女生多”,整体平均分必然在 75 到 85 之间,且更靠近 85。若选项中有 78、82、86、90,可直接排除 86 和 90(超过上限),再根据 “男生人数多” 排除 78,锁定 82。这种 “先定范围,再看偏向” 的思路,能在不计算的情况下缩小选择范围,尤其适合选项差距明显的题目,大幅提升解题速度。

混合平均数问题有哪些快速解题突破口?


混合平均数问题的快速解题,关键在于抓住“范围特性”“十字交叉”“选项偏向” 三个突破口。河南省考中的这类题目侧重考查逻辑推理而非复杂计算,掌握这些方法后,能有效节省时间。豫江公考建议,通过真题练习强化对突破口的应用,形成条件反射,在考场上就能轻松应对混合平均数问题。

分享
下一篇:这是最后一篇
上一篇:这是第一篇